《資料來源》中華民國癌症希望協會:希望之路面對口腔癌手冊


口腔癌是近十年來癌症排行榜上竄升最快的腫瘤之一,口腔是比較容易覺察有問題的器官,只要掌握早期發現,早期治療的原則,早期口腔癌一般有不錯的預後。但不可諱言,口腔占顏面很大的比例,如果治療的面積過大,勢必造成外觀上的改變,甚至阻礙了語言與進食的功能,對社交與工作將有一定的影響。再者,一般口腔癌患者的年齡平均為45 至60 歲,近年來更有年輕化的趨勢。這些中壯年的男性,通常是家庭主要經濟的支柱,一旦工作與社交受到影響,對家庭經濟亦將產生衝擊,家人如何同心協力共同面對這些轉變,將是重大的課題。

◎復健要及時

在治療中遵循醫護人員的說明,勤做相關的復健運動,如口腔復健運動(顳顎關節運動、舌部運動、唇部運動、下巴運動…等),以避免關節緊繃而導致口齒不清等副作用;還有肩頸部的復健運動,以保持肢體關節的靈活性。如此一來,能維持較好的生理狀態與生活品質。如有需要,亦可尋求專家協助,進行口語復健,以增強溝通的能力,恢復自信。

◎心中有陽光

經過放射治療之後,患者臉部皮膚十分敏感,紅腫、膚色變黑是很普遍的副作用,通常醫師會建議盡量不要曝曬在陽光底下,這樣一來口腔癌患者所能參加的活動或許會受到影響,有些人甚至會將自己孤立起來,不願再和人來往。其實這是不必要也不妥的作法。因此,家人和朋友一定要協助並鼓勵病人,建立適合的休閒模式或培養興趣,勇敢地再站起,回到社會,即使無法盡情曝曬在陽光下,但是心中仍能享受陽光的溫煦。

◎巧心多裝扮

面對外觀上的改變,病人也可以多運用帽子、頭巾等衣飾來裝扮自己,不僅藉由修飾外觀,使自己更自信更快樂,也可以阻擋陽光曝曬,增加活動的機會。如此一來,就能盡量維持與朋友間的接觸,也能在有限制的生活下為自己爭取最大的空間。

在面對口腔癌的治療與預後,常讓病人與家屬充滿許多不確定感,而這也將成為生活焦慮的主要來源,因此在生活中安排一些近期的計畫,藉由計畫的安排與實現,讓病人與家屬了解到生活中必然的不確定感,但仍有可掌握的部分,進而重拾病人對自己的信心與角色功能。

 

轉載自中央健康保險局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reenWish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